QQ在线客服

牛老师 姜老师  

赵老师 赵老师  

张老师 张老师  


qrcode_for_gh_86426bf235bd_860 (3).jpg

扫一扫 加关注





报名申请
报名申请
姓名
*
性别
电话
*
家庭地址
*
申请的学校
*
申请的学历层次
*
QQ
*
意向专业
*
备注
验证码
 换一张
*
提交

劝退“熊孩子”不等于剥夺义务教育权利

 近期南京一小学“熊孩子”被家长联名劝退的事情,反响很大,总之是因为“熊孩子”调皮捣蛋,总是影响课堂纪律、伤害同学的身心。我也是支持劝退这个“熊孩子”的观点。
  
  当然,我当过几年教师,对那些不但没有兴趣学习,而且在上课时间故意和老师作对,使得老师无法上课的“熊孩子”感触太多,当时真是气得杀了他的心都有。但杀人肯定不行,最后只能坚决回绝了领导的要求,不再担任上课任务,专门在杂事岗位工作。
  
  “熊孩子”对老师工作、对其他同学的影响非常严重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如果你有隐身功能,你去课堂观察,一定是这种结果。如果凭着想象,就一概要求学校和老师容忍这样的学生,以为学校教育在规定时间内是万能的,而且在规定的儿童时期内能够达到你的教育目的,那这人一定也是一个颐指气使、高高在上、横加指责的权贵者和砖头家,或者就是无知莽夫。不要怪我说得这样激烈,大家应该想想的是,自己是不是尊重了课堂教学的事实。
  
  “熊孩子”必须劝退,这是一定的。“熊孩子”们使得老师每天的工作,就是在讲课的时候,不断地维持纪律,把注意力分散在这些学生身上,时时注意抓住他们违反课堂纪律的证据,即使加以制止和教育。这样就导致全体学生学习效果的大打折扣。
  
  不但在教学和学习效果上大打折扣,更要命的是,老师不得不时时板着面孔,用严肃和恐怖的语调说话,使得懂事、乖巧、爱学习的好学生,整天耳朵里被充斥着这种使人恐惧紧张严肃的老师语调,对好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终身的负面影响,使得惟命是从、不敢反抗、没有思想没有主见,成为普遍的心理现象。我这个义务教育阶段成绩一直处在顶尖地位的学生,直到现在想起那些老师,都极其反感他们的恶人形象,一上课就用严肃威胁的语调讲话,而如果“熊孩子”们不在班上,我根本不用受这种罪的。
  
  “熊孩子”的存在,老师不得不使用专制粗暴的方式来管教孩子。当然,对外宣传的时候,都是会说老师像妈妈的,其实呢,可能吗?我们太多的外行人人谎言听到太多,而且相信了。我每次从教室经过,听到的老师讲话,都是这种让人沉闷、恐惧的严肃刻板腔调,真心想掐死这些老师。
  
  但是,这能都怪老师吗?不能,还是要说体制决定论。
  
  班级授课,几十个、上百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一起,你只能这样用凶狠的讲话方式。小孩子互相模仿的心理特征,让你无法真正去做一个和蔼公正的老师,班级体制,使得老师无法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、维护每个孩子受到正常而精致的教育机会。注意,是精致的教育,而不是流水线上牺牲孩子个性的教育。
  
  在政治上,班级授课制,也极端有利于集权思想的宣传,这是另外的话题了。
  
  我们的专家律师,就只会凭着现成的法律规章来说话,不敢凭着科学的精神去主张什么,因为怕丢饭碗,体制之下,几乎没人不恐怖。我要说一个和维护现行体制法律的专家和律师不一样的看法。
  
  “熊孩子”必须劝退,以保证好孩子的身心健康。这些在孩童时期根本不想学习的孩子,总有长大的一天,总有自己认识到这个错误的一天,那么今天被劝退了,以后还要从体制上保证提供他9年义务教育,哪怕40岁了,也可以义务提供他上小学的权利。只要总计满9年,就算没有违反义务教育法。如果40岁了还不想学习,那可以进行行政处罚,保证了义务教育的严肃性。法这个念想,也得到了满足,何乐不为。强制任何年龄不想学习的人去学习,都是达不到创新的目的的,这就是劝退的哲学层面依据。
  
  小孩子在一定时期,总有一部分是不听话、不学习的,这就导致儿童、少年时期的教育,在连续的9年内是完成不了的。
  如果一部法律规定让学校、家长、教师去完成一个注定完不成的任务,那这部法律一定是恶法。
  
  现行体制和法律,应该把义务教育改成学分制,从而把“熊孩子”们的危害加以隔离,避免班级授课制对好学生的身心危害。

会员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购物车
0
留言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