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(Fateh) 简称“法塔赫”。成立于1965年,是巴解的主流派,在巴解中势力最强、影响最大。其武装力量占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95%,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,自称是巴勒斯坦的执政党。“法塔赫”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,由18名成员组成,下设革命委员会,由114名成员组成,革命委员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,特殊情况例外。革命委员会由“法塔赫”代表大会选举产生,代表大会一般由500名代表参加,至今已经召开了5次代表大会,最近一次为1988年召开。“法塔赫”有70万成员。阿拉法特去世后,卡杜米继任中央委员会主席。(2)伊斯兰抵抗运动(Hamas) 简称“哈马斯”,由“伊斯兰”、“抵抗”和“运动”三个阿拉伯词语缩写组成。是亚辛教长于1987年创建的,其前身为“伊斯兰联合会”,目前是巴最活跃的激进武装组织。成员约2万人,在伊朗、叙利亚、黎巴嫩等国设有分支。哈马斯宣称《古兰经》是宪法,强调圣战是实现其目标的唯一手段;强烈反对中东和平进程,主张消灭以色列,解放巴全部被占领土。近年来,哈马斯逐渐调整立场,加快政治化进程。现领导人哈立德·迈沙阿勒在叙利亚定居。2006年1月,哈马斯赢得巴立法会选举并组阁。(3)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(Popular Front) 简称“人阵”。1967年12月由巴勒斯坦解放阵线、复仇青年和归国英雄等组织合并而成,是巴解中第二大组织。主要成员来自于工人、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。政治观点偏左,反对巴以“奥斯陆协议”。该组织有数百人的武装力量。“人阵”领导机构为中央委员会,有165名中央委员。现任总书记为艾哈迈德·萨阿达特。(4)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(Democratic Front) 简称“民阵”。1969年从“人阵”中分裂出来,有6万成员。现任总书记纳耶夫· 哈瓦特迈赫为首的民阵为反对奥斯陆协议而退出了巴解执委会,并与人阵和哈马斯等十个组织组成了“巴勒斯坦力量联盟”。(5)巴勒斯坦解放阵线(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) 简称“巴解阵”。1976年由“人阵(总部)”分出,1977年4月正式成立。1983年又分为两派。2003年,该党总书记穆罕默德·阿巴斯在伊拉克战争中被美军俘虏。2004年初,阿死于美战俘营。(6)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(Popular Struggle Front) 简称:“人斗阵”。1967年由“人阵”分裂出来,1971年参加巴解。总书记萨米尔·古希。(7)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(总指挥部)(Popular Front (General Command)) 简称“人阵(总部)”1968年初自“人阵”中分出,以大马士革为基地。总书记艾哈迈德·贾布里勒。(8)巴勒斯坦民主联盟 简称“菲达”。成立于1990年3月3日。总书记拉福阿特。(9)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(Arab Liberation Front) 简称“阿解阵”。1969年4月成立。现领导人为马哈茂德·伊斯梅尔。(10)伊斯兰圣战组织(Jihad) 简称“杰哈德”,八十年代后期由穆斯林兄弟会中的激进派发展起来,其宗旨是通过圣战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,解放巴勒斯坦,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伊斯兰共和国。该组织属伊斯兰极端组织,曾组织过针对以色列的恐怖主义活动,打击以色列的目标。“杰哈德”的经费来源、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都较有限,无法与“哈马斯”相提并论。(11)“阿拉法特旅”(原“阿克萨烈士旅”Al-Aqsa Brigade) 1994年巴实现部分自治后,在1987年巴大起义中被以监禁的部分“法塔赫”成员获释并成立了“阿克萨烈士旅”。该组织现有成员仅数百人,立场激进,主张武力袭以,拒绝服从“法塔赫”及巴民族权力机构领导。阿拉法特逝世后,更名为“阿拉法特旅”。(12)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(Al Saiqa):该组织及其武装部队通称“闪电”。1968年10月创建,受叙利亚复兴党“巴勒斯坦统一组织地区领导”的领导。“闪电”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总司令部,下设政治部、组织部、军事部等机构。总书记伊萨姆·卡迪,机关刊物为《先锋》周刊。(13)巴勒斯坦妇女联合会 1965年成立于耶路撒冷,1967年6月战争后移至约旦,19700年从约旦移至黎巴嫩,1982年移至突尼斯,1994年随巴民族权力机构返回巴自治区。巴妇联隶属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,在加沙地带有7个分支机构,在约旦河西岸有10个分支机构,在许多阿拉伯国家也有分支机构。目前巴妇联主席为埃萨姆·阿卜杜·哈迪。 |